学习娱乐网站

无论如何我没错: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哪怕我们知道这不是事实真相,我们也许还是会选择相信。当我们最后被证明自己是错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厚颜无耻地扭曲事实来证明我们是对的……”

——乔治奥威尔(1946)

无论是人生守则,道德规范,还是宗教政治信仰,终其一生,我们不过是在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已。

今天,我们来谈谈人性。

信念与事实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Carol Tavris在她的书“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五十年前,一位社会心理学家潜入某个极端宗教组织的内部。这个组织声称当年的12月21日就是世界末日,12月20日,足够忠诚的信徒们会被一架从天而降的飞碟接走,然后整个世界会被毁灭。很多人相信了这个预言,甚至有信徒把工作家庭财产全部放弃,就等着世界末日的到来。到了12月20日午夜,什么都没有发生。到了凌晨两点还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件事已经明显证明是这个组织的谎言,他们该如何收场?接着,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对着这些信徒们发表了演讲,她说,正是因为信徒们足够虔诚,从而感动上帝,世界因此被救赎了。更加荒诞的是,信徒们居然相信了如此不着边际的谎言。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宗教的教义,这个领导人的话,就是真相。在这之后,他们开始告诉别人是他们拯救了世界,要求别人也参加这个极端宗教组织。不过他们自己一定不会觉得这是个极端宗教组织。

如果你特别喜欢并追随了很久的某个公众人物(明星也好,企业家也罢),他们犯了错误,你可能会比他们本身更不能接受他们犯错误这件事。你甚至也许会急得跳出来为他们辩护。与其说是给那个公众人物辩护,不如说是在为自己辩护。

就拿之前的郭敬明再次陷入抄袭案的事件来说吧,网友在微博上又纷纷组队,要么破口大骂郭敬明抄袭门,要么则是拼命为他辩护说只是树大招风。类似的事情想必你也遇到过不少,但是真相怎样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重要。说到底,他们只是维护自己的信念,坚持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已。

很多时候你和别人吵架,就算你最后意识到自己是错的,你也未必会直观承认自己的错误。也许你会避而不谈甚至无耻的狡辩。

这也许就是人的荒诞之处。

大多数人,并不能分清楚“客观真相”与“主观信念”的区别。你看到的世界,不过是一个被你的主观信念扭曲过的世界。

权威与盲目

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不容置疑的就是自己眼中的权威。就像追随的公众人物一样,权威也是一种不能挑战的个人信仰。

最近我正在看一些关于种族歧视以及种族大屠杀的书。在看到“犹太人大屠杀”德国纳粹杀害人数达到600万人,“卢旺达大屠杀”近百万人被杀害的时候,令人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能够驱使这么多人,在明知道屠杀是错的情况下,仍然盲目去追随完成错误的事情?

一个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可能给出了最有可能的答案。

他找到了一些美国普通市民来帮助他完成一项实验。这些市民被他告知这个实验是由著名科学家发起,用来测验电击是否能够提高人的IQ测试成绩(其实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结果,65%的参与人当被告知需要给实验者施加电击的时候,都同意了。当他们按下电击按钮的时候,他们能听到被电击的人惨绝人寰痛苦的哀嚎。在实验者被电击的时候, 30%的参与人竟然帮忙按住实验者的双手以保证电流能够通过实验者的身体。实验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坦然接受,甚至表现出了折磨控制别人时的快感,大部分人在看到被电击人(实验者)的痛苦的时候会感到非常困扰。

尽管很多人遭受了心理以及道德上的折磨,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服从给实验者施加电击的命令,因为他们不能违抗他们眼中的权威

当然,米尔格拉姆并没有让电流真的通过实验者的身体,而是让他假装痛苦哀嚎而已。但是这一实验却证明了普通人在遇到他们眼中的权威时,会失去判断能力,甚至会盲目服从做出残忍杀人的行为。

偏见与双重标准

在大部分事情上,很多人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概念。如果你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某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遇到了和自己相悖的观点或事实,就很难产生认同。无论最后发现真相如何,依然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换句话说,一旦人形成了偏见,再想纠正这种偏见是非常困难的。

之前在微博上看了一个移民的女生吐槽她的父母的帖子。

女生原来是个留美学生,后来父母也移民到了美国。之前父母在中国的生活还不错,家庭小康,供得起女生留学,她自己也会做点兼职补给家用。但是自从父母来了美国之后,爸爸做了装修工人,妈妈做护理,生活环境和在中国就天差地别了。让女生困惑的是,父母来到美国之后就在不停地给其它人灌输美国有多好,中国相比起来就是“渣”的偏见。女生想要反驳却被父母攻击,说她还小,什么都不懂,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她好。

女生在中国谈了一个男朋友,暑假想回国顺便旅游,却被父母极力反对,还各种攻击她。说她是不是怀孕了这么着急回去,又或是那个男生和她在一起肯定只是为了拿绿卡等等。还要她给美国人打工才有前途,回中国都是因为混不下去的。女生觉得很辛苦难过,却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在美国已经变得非常极端的父母。

其实这个女生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的例子。对于他们来说,其实移民已经是断了后路的一个选择。他们一直坚信去了美国之后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却没想到受到了生活变差了很多的影响。但是他们强烈的心理自我防卫系统让他们活在了非常严重的自我纠结当中。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逃避现实,只能一味地为自己辩护。

Carol Tavris在书里提到:

“撒谎是一回事,自我辩解是另一回事。人们不仅会编造各种谎言欺骗同类,还会编造各种借口欺骗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导致我们努力地自我辩护的心理机制是认知失调:当事实和我们的信念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宁可相信自己的信念。

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这种自我辩护机制维系着我们的自信、自尊和社会认同。”

而人形成的偏见和双重标准主导了人的信念和观点。这样的例子几乎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天当中。

如果你考试考的不太好,你会找出各种各样的证据为自己辩护。比如是因为我最近身体不太好没法好好看书,比如是老师讲得不够仔细,又比如,是这次卷子太难了和我本身水平无关。总之你会觉得自己没有错。但是如果别人考差了呢?也许你会觉得,他就是懒,肯定没有好好学习……

又或是,你在大学毕业之后过得不太好,没有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你同样会给自己辩护。比如,一定是体制的问题,比如,是我的运气不太好,又比如,我没有平台没有钱,如何能在这样的社会里成功?但是假设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而你作为不了解全部的旁观者,则更有可能认为对方是因为不够努力,或是资质太差。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内因,却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外因。

著名的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甚至断言下一次世界大战会是因为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换句话来说,就是双重标准与偏见带来的冲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做的没有错,我们不仅会修改记忆,甚至还会创造记忆。

比如在Carol的书中提到,有心理学家诱导病人自己会有精神疾病是不是因为从小有受到过性侵犯。而诱导久了,即使从没有受到过性侵犯的人也开始潜意识地认为自己变成这样,都是因为童年的阴影。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如果谎言说多了,自己都会相信这就是真的。而人一旦形成了偏见,再想纠正这种偏见就非常困难,因为它已经根深蒂固到你的意识形态当中了。

大多数的人 ,终其一生不过是在证明自己没有错。 他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来源:抹茶与晴天的生活意见 (ID: LifeBook2 )】

看完该文章有什么感受?
赞(0) 打赏
转载请注明出处:yufeiye.com » 无论如何我没错: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评论 抢沙发

理智防人:耳听可能假,眼见未必实。
安全拒绝:我要想清楚,明天答复你。

网站建设与资源变现学习娱乐找资源教程

赏!!!

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